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企业天地 > 企业动态 > 正文
编号:10974643
旱半夏工厂化栽培获进展
     本报福建讯 福建闽北山镇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近年来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通过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植物工厂化栽培技术、设备和操作流程,开展对地产药材旱半夏的工厂化栽培试验,近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我国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的露地式栽培由于栽培环境无法被人为控制,不能有效地为药奶峁┢渌璧纳せ肪常率挂┎纳げ尾畈黄耄坎晃榷ǎ?br>病虫害频发,使农药残留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严重影响了药材的质量。

    植物工厂化栽培技术是利用控制技术对设施内的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条件和营养液进行高精度控制。它可根据生产对象和生产层次的不同进行用于种苗繁殖的组织培养;生产用于规模化、标准化的植物栽培的植物体;建立细胞培养系统。

    近年来,在科研单位及相关专家的帮助下,闽北山镇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通过精心筛选地产药材品种,最终确定以体积小,颗粒实,在地浅,枝叶纵横空间小,生长时限短,采收快,效益好的野生旱半夏作为工厂化栽培试验品种,并于2005年从国外引进植物工厂化栽培技术。

    据该公司有关技术人员介绍,旱半夏具有喜阴凉潮湿,适宜疏松肥沃砂质土壤,怕高温、干旱和强阳光照射等独特的生长习态。而工厂化的建筑、设施、设备可从根本上解决旱半夏种植密度、播种深度、遮荫、防阳光照射、保温、增温、保湿、增湿、追施肥料、除草、防治病虫害、产品加工等一系列关键的栽培、加工技术难题。经有关部门检验监测,该公司经工厂化栽培的旱半夏与露地野生旱半夏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含量无显著差别。按每平方米测算产量,露地标准栽培为2~3千克,工厂化栽培可达4~6千克。

    目前,规范中药材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单品种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开展良种的繁育复壮和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技术研究,以及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已成为迫切任务。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说,他们在开展旱半夏工厂化栽培项目的各个阶段中,在生物学、栽培技术、种内遗传基因、化学成分等方面都相应地获得了基础数据,从而为下一步按GAP的要求建立一个旱半夏等块茎类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圃,解决该品种种子种苗混杂现象,开展标准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金希平)(金希平)